從鄉村發展“規劃者”到城鄉融合“策劃師”——青年先鋒胡獲的振興之路
在全面推進全域土地整治、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的時代浪潮中,公司涌現出一批充滿激情與智慧的實踐者,胡獲正是其中一位熠熠生輝的代表。他以規劃為筆,以鄉野為卷,不僅深入田間地頭傾聽民意,更以創新模式激活鄉村資源,用專業的規劃語言和扎實的行動力,為一片片土地注入新生機、為一個個村莊點亮新未來。他不只是鄉村變遷的見證者,更是振興之路的筑夢人。
胡獲始終堅信,真正的好規劃,要從田野中生長出來。他深入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省份的多個鄉村,累計走訪村民200余次,組織各類鄉村會議50余場,真正聽懂鄉親們的所想所盼。面對文化資源豐富的鄉村,他量身定制特色鮮明的農文旅融合策略。例如,在畢節市楊家灣鎮七星村,他依托長征歷史背景,規劃了以“紅色七星渡,烏蒙民族情”為主題的國家紅色公園。
胡獲深刻認識到城市對鄉村的帶動作用,著力推動城鄉要素共享,促進“資源、資產、資金”雙向高效流動。在多年實踐基礎上,他總結出“政府+企業+鄉鎮+村民”四方共贏的發展模式,有效整合資源,凝聚多方合力。該模式在紅格南礦開發輻射區的猛糧村取得顯著成效: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.1萬元提升至3.2萬元,“猛糧古驛”旅游形象初步形成,為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這一關鍵領域,胡獲以專業智慧和務實行動,為鎮域經濟發展、鄉村振興和民生改善注入新動力。他構建起“政府部門+鄉鎮+農村+投資主體+金融機構”的高效協調機制,通過精細化管理和資源優化配置,保障項目高效推進。此外,他創新建立鄉鎮資源評分機制,科學評估資源條件,為實施單元選擇提供可靠依據,助力地方破解“資金、用地、運營”三大難題,推動產業項目落地實施。
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實踐中,胡獲不斷探索方法、提升自我,充分展現出青年先鋒的創新精神與扎實的執行力。近年來,他憑借突出表現,榮獲“優秀員工”等榮譽稱號。在公司,他主動承擔“傳幫帶”工作,作為導師培養出多名優秀項目負責人。胡獲始終胸懷熱忱,腳踏實地奮斗在鄉野大地,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。